Month: December 2021

以太坊是甚麼

以太坊比比特幣好嗎? 以太坊的創建是為了使開發者能夠建立和發佈智能合約和分布式應用(dApps),可以在沒有停機、欺詐或第三方干擾的風險下使用。 以太坊將自己描述為 "世界上的可編程區塊鏈"。它與比特幣的區別在於,它是一個可編程的網絡,作為金融服務、遊戲和應用程序的市場,所有這些都可以用以太坊加密貨幣支付,並且不受欺詐、盜竊或審查的影響。   與比特幣區塊鏈不同,以太坊區塊鏈的創建並不是為了支持一種加密貨幣。以太坊加密貨幣的創建是為了給建立在以太坊區塊鏈上的應用程序提供一種內部貨幣。 換句話說,以太坊有更廣泛的野心。它希望成為一個可以安全存儲信息的各種應用程序的平台。 儘管有分歧,但兩者都是虛擬貨幣的創造者,已經成為投資界的競爭對手。而虛擬貨幣就是這樣。它們是沒有實體存在的硬幣,但由一串代碼代表,可以按照買賣雙方商定的價格進行交換。 挖掘一個以太坊需要多長時間? 挖掘以太坊和獲得以太坊挖礦獎勵的時間長短,取決於哈希值、功耗、電力成本,以及支付給挖礦池和/或與挖礦操作有關的托管服務的任何費用。這些因素也直接影響盈利能力和採礦難度目標的增加,以及加密貨幣市場的整體價格表現。使用這個流行的以太坊挖礦計算器的默認計算方法,估計挖一個ETH需要51.8天。

Read moreDetails

比特幣和萊特幣的相似之處

表面上看,比特幣和萊特幣有很多共同點。在最基本的層面上,它們都是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像美元或日元這樣的法定貨幣在價值、流通控制和合法性方面依賴於中央銀行的支持,而加密貨幣則不受中央機構的制約。它們只依賴網絡本身的加密完整性。 萊特幣是由前谷歌工程師Charlie Lee在2011年推出的,他通過在一個流行的比特幣論壇上發佈的信息宣佈了 "精簡版比特幣 "的首次亮相。事實上,Litecoin自己的開發者早就說過,他們的目的是創造比特幣 "黃金 "的 "白銀"。 出於這個原因,Litecoin採用了Lee和其他開發者認為早期加密貨幣運行良好的比特幣的許多功能,並改變了開發團隊認為可以改進的其他一些方面。 工作證明 比特幣和萊特幣之間的一個重要相似之處是,它們都是工作證明的生態系統。這意味著這兩種加密貨幣的挖礦過程--即生成、驗證,然後添加到公共賬本或區塊鏈--在本質上是相似的(儘管不完全相同,我們將在下面看到)。 存儲和交易 對於投資者來說,使用比特幣和萊特幣進行交易的許多基本要素也非常相似。這兩種加密貨幣都可以通過交易所購買,或使用挖礦設備進行開採。兩者都需要一個數字或冷存儲 "錢包",以便在交易之間安全存儲。 此外,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兩種加密貨幣的價格被證明會出現劇烈的波動,這取決於從投資者興趣到政府法規等因素。

Read moreDetails

萊特幣能否超越比特幣

特幣是否有可能超越比特幣成為頭號加密貨幣, 這是一個猜測的問題。比特幣仍然是最初的數字貨幣,對許多人來說,它的名字是一般加密貨幣的同義詞--實際上是一個通用術語,就像Kleenex是面紙一樣。 如果任何其他加密貨幣要把比特幣從寶座上打下來,以太坊(目前排名第二),或其他排名較高的貨幣之一可能是更有可能的候選人。不過,一些分析家還是喜歡萊特幣的基本面。"萊特幣可以比比特幣更快地處理交易,其更快的區塊時間表明,它可以比比特幣處理更多的容量,"選股人肖恩-威廉姆斯在2018年為The Motley Fool撰寫的一篇文章中寫道,"它最有可能擁有推開比特幣的工具,成為數字貨幣用戶的首選交易媒介。" 雖然相對而言,比特幣和萊特幣可能是今天加密貨幣領域的黃金和白銀,但歷史表明,在這個快速發展且仍在發展的領域,現狀甚至在幾個月內就會發生變化。我們已經熟悉的加密貨幣是否會在未來幾個月和幾年內保持其地位,還有待觀察。

Read moreDetails

Web 3 時代:創業和投資的10大範式變化

當新的範式來臨的時候,傳統的商業邏輯和成功路徑不再有效。在習慣於舊範式的成功路徑的人們眼中,新的範式總會被標簽為泡沫甚至騙局,但是沒有力量可以阻擋範式的轉移。範式變化的力量之大以及對抗範式的力量之大都超出我們的想象,經常需要老一代付出被淘汰的代價才能推動新範式的發展。 70年代開始的信息技術的發展,浩浩蕩蕩推動了40年,經歷了3個範式轉移: Web1.0以Netscape的上市為起點,造就了Netsacpe,AOL,Yahoo等一系列巨頭公司。所有的服務圍繞著發布信息,口號是在互聯網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 Web2.0以Google Map和Facebook的上線為起點,造就了Facebook,Google,LinkedIn等企業。這些企業為用戶提供信息互動服務,中心是社交網絡,這個年代如果有人用網名注冊Facebook將會被看成怪人; Web3.0以中本聰利用區塊鏈發明比特幣為起點,代表了用戶將擁有信息為中心的新範式。 Web的發展一直圍繞著人和信息,從信息到人,到信息和人互動,到人擁有信息,體現了整個行業的發展從以信息源為中心發展到以人為中心。 從2017年起我寫了一系列的文章:《區塊鏈火爆的背後是創新的焦慮》講述了互聯網行業已經進入壟斷和創新的匱乏,之後美國和中國在2020年都開始對互聯網企業的壟斷進行調查;《區塊鏈的發展靠1%的有信仰的人》講述了區塊鏈發展的每一個周期都會看到有些人靠泡沫賺錢退休,就像炒房賺錢退休一樣會被時代淘汰。這其中有些對行業發展提出質疑的人退出行業。但是,每一次周期都會看到有更多的新人加入,其中一部分人更有能力,更有信仰,正是這些人的堅持推動了每一次行業的發展。 泡沫的根源在於人性經常會高估現在,低估未來。所以,行業發展的未來總是由一群少數堅持自己內心信仰,能夠延遲滿足的人所創造。 2018年,隨著ICO泡沫的破裂,區塊鏈行業進入一個熊市。然而畢竟區塊鏈是一個泡沫,而不是騙局。騙局不會一次一次重生,而泡沫沈澱的精華會再次涅磐。泡沫沈澱的一群有能力有信仰的優秀團隊,他們孕育力量,經過兩年的發展,在2020年,再次將整個區塊鏈的發展推入一個新的高潮。 在我看來,Web3.0是巨大的範式的變化,因為它改變了創業的方方面面,影響力遠遠超過移動互聯網。畢竟移動互聯網發生的一切早在1996年尼格羅龐蒂寫就的《數字化生存》中就有清清楚楚的描述。但Web3.0的一切仍然沒有人能夠畫出藍圖,就像2015年沒有人能夠預測到以太坊能夠有機會超過比特幣,2018年沒有人能夠預測到2020年的熱點竟然是DeFi(Decentralized finance,去中心化金融)。 如果創業者和投資人仍然以舊範式的思維邏輯來對待Web3.0,就會應了那句老話,“一個新時代的來臨,必須以犧牲上一個時代的人為代價”。 未來的公司被項目代替,股權被代幣代替,股東會被Staking代替……對於現在的創業者和投資人,面對的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的範式邏輯。 如果不想被新的範式轉換拋棄,唯一的選擇是倒立起來,重建自己的邏輯框架。下面我們從創業和投資的方法方面,論述Web3.0時代我們面對的範式轉移: 1. 從整體環境上來看,互聯網行業從業者在過去40年都在享受整體行業成長的紅利,靠廣告投放增長的範式將會被社群增長的方式代替。 互聯網自誕生以來到2015年滲透率增長停滯在60%,移動互聯網的滲透率達到78%。整個互聯網行業進入了紅海競爭,每一個企業都需要從競爭對手那里爭奪用戶,流量成本將會不斷增加,廣告投放驅動的用戶增長策略將會被以用戶社群增長和運營的方式所取代。 2. 區塊鏈從比特幣發展到以太坊,從代幣首發募集資金到分布式金融DeFi和NFT,從野蠻生長到監管合規進入主流,已經到了發展的前夜。 ...

Read moreDetails

加密資管公司 Arca :2022年的五大發展趨勢與九大投資主題

在過去幾年中,我們發布了年度和年中預測,重點關注數字資產的增長來源。 有時,我們也會對一些重要的想法有正確的理解,比如說: ●2020 年初,我們寫了關於 DeFi 和激勵的增長。 ●2020 年年中,我們討論了 NFT 的興起。 ●2021 年初,我們討論了社交/體育代幣的增長。 Arca 的基本投資流程始於自上而下的主題方法,這些主題繼續推動 Arca 的關注、時間和投資。 我們相信,2022 年將是數字資產生態系統特定領域又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增長年。 我們聯系了 Arca ...

Read moreDetails

Jcard 這咖 NFT 交易平台教學

「Jcard 這咖」為亞洲首座區塊鏈數位資產發行以及交換的平台,服務項目包含數位藝術品、蒐藏品、遊戲商品等所有基於區塊鏈發行的資產。只要進入到 Jcard,就能輕鬆的創造、取得、以及交換數位資產。 不同於坊間其他的數位資產交易平台,Jcard 上所有的蒐藏品都使用區塊鏈的 NFT (non-fungible token) 技術來發行,此技術賦予每項蒐藏品的獨特性、防偽性及公平性。透過Jcard 平台,您不但可以隨時查看蒐藏,也可以 24 小時在公開透明的跨國市場中與其他蒐藏家交換您的數位資產,大大提高與活化數位蒐藏品的流通性。 註冊 推薦碼「 T6Zm9dWz 」 贏在起跑點 Jcard 版面介紹 圖1. ...

Read moreDetails

一塊地3200萬,地產富豪為何瘋虛擬世界買地?

元宇宙地產的價格再創新高。 12月8日,《福布斯》報道,香港房地產巨頭新世界發展(00017.HK)CEO鄭志剛宣布,他個人已在元宇宙遊戲The Sandbox中購買虛擬地產。 綜合《香港經濟日報》和《中國經濟周刊》報道,鄭志剛計劃將購入的The Sandbox數字地塊打造成“創新中心”。 報道援引知情人士透露,鄭志剛對這塊虛擬土地的投資金額約為500萬美元。這是已知對元宇宙虛擬地產的最大單筆投資。 自10月28日Facebook宣布更名Meta,全力進軍元宇宙賽道後,元宇宙概念迅速成為全球熱點。除了各大互聯網巨頭紛紛宣布入場元宇宙之外,元宇宙鏈遊內的虛擬土地價格不斷突破新高,成為熱點話題。 據Dappradar顯示,在11月22日到28日的一周內,四個最主要的元宇宙房地產交易平台的總交易額接近1.06億美元。 這讓外界產生疑問,難道元宇宙的核心價值就在於炒地皮?而且還是虛擬土地? 更重要的是,對元宇宙地產投入巨資的往往不是認知淺顯的散戶,而是有著相當實力和多方布局企業家和富豪。對他們而言,斥巨資購買虛擬地產的核心邏輯是什麽? 鏈改的沙盒遊戲 雖然元宇宙在今年被炒成熱詞,但對元宇宙的開發早在幾年前就開始了。The Sandbox和Decentraland是目前元宇宙世界當中生態相對成熟的兩個項目。 11月,林俊傑高調宣布購買虛擬土地,Metaverse Group以創紀錄的243萬美元購買的虛擬土地均來自Decentraland。隨後,The Sandbox上就又創造了430萬美元購地的新紀錄。事實上,目前針對元宇宙世界的天價購地新聞幾乎都來自這兩個項目。 The Sandbox由位於舊金山的軟件公司Pixowl開發,該公司成立於2012年,The Sandbox最初是一款2D沙盒遊戲,並擁有超過4000萬注冊用戶。 2017年,Pixowl宣布計劃將 ...

Read moreDetails

為什麽說NFT是“數字文藝覆興”

在過去十年里,我們見證了娛樂行業的巨大轉變。 近 100 年來,制片廠始終決定著哪些演員有足夠的運氣和實力成為明星。但到了 21 世紀,一切都改變了。攝影機專注的鏡頭從職業演員轉向了日常的普通人。隨著真人秀的出現,成為明星的不再是訓練有素的演員,而是你的同學、同事或是隔壁鄰居,不論結果好壞,每個人都獲得了成為明星的機會。 後來,Instagram、YouTube、播客等社交媒體逐漸成為主流。當人們將攝像機和麥克風對準自己時,傳統工作室開始變得無能為力。像 Mr. Beast 這樣的人能建立比主流媒體和電影明星更龐大的粉絲帝國,Guyraz 也擁有比大型廣播電台和真人秀明星(例如 Rogan 和 Kardashians)更多的每日聽眾。大品牌們爭先恐後地與這批新秀簽訂商業合同,進一步鞏固了他們作為新時代「形象大使」的地位。就這樣不知不覺中,我們身邊 75% 的孩子都開始夢想在未來成為社交明星! 在接下來的十年中,我們將看到藝術界發生類似的轉變。 數百年來,國王、皇後和貴族決定哪種藝術能成為主流,那些受他們認可的作品到了今天仍然有著極高的地位。到了 19 世紀的維多利亞時代,畫廊、博物館和收藏家開始走進藝術世界。當街頭巷尾聽聞安迪·沃霍爾和讓·米歇爾·巴斯奎特這些名字時,他們的作品早已被知名收藏家和做市商盡收囊中,變得無比昂貴。剩給普通百姓的只有那些冷門作品和印刷版本。當然,除非他們願意付出高昂的價格。這類現象不僅只發生在倫敦、巴黎或紐約,而是在全球範圍內。在摩洛哥,5 ...

Read moreDetails

認識DR股和KY股

什麼是 DR 股 DR(Depositary Receipts)是存託憑證的意思,在台灣發行 DR 存託憑證的公司就是在海外已經上市櫃,再過來台灣市場「二次上市」,要募集台灣市場的資金,因此在台灣發行 DR 存託憑證以供公開交易。DR 存託憑證是投資人擁有公司股票的一種證明。 有時候也會聽到 DR 的前面還有一個字母,像是 ADR、TDR,前面那個字母就是地點,TDR 就是在國外已經上市櫃的公司,來台二次上市。ADR 就是外國公司在美國二次上市,像台積電 ADR。 ADR 美國存託憑證 TDR ...

Read moreDetails
Page 2 of 3 1 2 3

Recen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