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正籌備全面調整其加密貨幣監管政策,計畫將數位資產列為金融商品,並受到內線交易法規的規範,同時透過稅制改革來降低投資收益的稅負,據《朝日新聞》週日報導。
金融廳正擬訂措施,將涵蓋國內掛牌的105種加密貨幣,包括比特幣(Bitcoin)與以太坊(Ethereum)在內。交易所需公開披露每項資產的核心資訊,例如發行人資訊、所採用的技術以及價格波動的風險。
此方案將傳統股市交易中的市場行為規範引入加密貨幣市場,禁止內部人士在未披露公司重大事件(如上市、下市或破產消息)前進行交易,防止非公開資訊被濫用。
日本金融廳(FSA)計畫將包括比特幣、以太坊在內的105種加密資產重新分類為「金融商品」,並在2026財政年度推動稅制改革。主要是將現行最高55%的加密交易資本利得稅,降低為單一20%的統一稅率。此外,銀行與保險公司也可透過其證券子公司向客戶銷售加密貨幣,為散戶投資者提供更受監管的投資渠道。
本文提到,將加密貨幣稅率調降至20%,與股票交易的稅率保持一致,有望激勵更多國內交易活動,並減少透過海外平台進行交易的誘因。目前,日國內交易市場僅處理約105種資產,較全球交易的數千種資產來說相對較少。
為提升投資人信心,FSA也將加強資訊披露規範。市場監管方面,東京證交所正考慮收緊利用後門掛牌的規定,並可能要求企業進行更新審核,特別是那些大量投資加密貨幣的公司。已有三家上市企業暫停擬下載資產計畫,並被警告若策略重心放在累積加密貨幣,募資活動可能受到限制。
此舉展現日本希望透過明確規則與透明資訊來促進市場健康發展,同時實現加密貨幣與傳統金融市場的平衡。規範化的交易規則與監管下的資訊透明,將有助於建立更穩健的投資環境,也有助於吸引更多合規投資者進入市場。






Discussion about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