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st Post

虛擬貨幣合約交易技巧!做合約交易的技巧介紹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做合約交易的技巧是什麼?做合約交易的技巧介紹的相關資料,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做合約交易的投資者分為兩個極端,一個是通過合約交易賺錢了,一個是通過合約交易賠錢了,而這兩個極端佔比更高的是賠錢的,尤其是新手。 隨著合約交易的盛行,投資合約交易的投資者越來越多,據小編W了解到,做合約交易的投資者分為兩個極端,一個是通過合約交易賺錢了,一個是通過合約交易賠錢了,而這兩個極端佔比更高的是賠錢的,尤其是新手。投資者會賠錢主要是因為聽其他人說做合約交易賺錢了,在自己並不懂合約交易的情況下,盲目投資,其實做合約交易是有技巧的。 那麼,做合約交易的技巧是什麼呢?下面小編W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做合約交易的技巧。 幣安交易所註冊: 點我 (專屬連結享受合約手續費優惠) 做合約交易的技巧是什麼? 1、盡量選擇大跌或大漲後開倉。 2、大跌後做多,大漲後做空。 3、盡量選擇期限長一點的合約,不然有可能行情還沒來就已經到期了,即使再開新倉,要么容易造成沉沒成本,要么買入持有成本被抬高。 4、備好充足的保證金。 5、在合約的有效期內也可以高拋低吸,盈利時適當平一點持倉量,虧損幅度比較大了再補回去,這樣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提高保證金比例,而且是在現有的資金下。 6、在保證金充足的前提下,倉位又適中時,只要看好的方向沒變,合約又還在有效期內最好的辦法是,任他漲跌起落——躺下裝死。 7、合約最大的風險首先是保證金不夠扛不住波動爆倉死了;其次剩餘期限短喪失了未來的可能性,造成既定損失;再就是押錯了方向,一去不復返,回天乏力! 做合約交易的風險: 1.從成本考慮 現貨以目前的比特幣報價需要支付5000多美金才可以獲得一枚比特幣,而每波動一點則是盈虧1美金,換句話說,如果比特幣從5000美金跌到0.至多虧損5000美金,在合約交易中,想要因為比特幣波動一個點帶來1美金的收入,只需要支付保證金150美金,就可以獲取同樣的價值,那麼和剛才的例子來說,從5000跌到0.也只需要5000美金,這個時候肯定有人會說,合約交易當中存在強平機制,跌不到那麼多資金就沒了,但是如果賬戶存在資金,至多也就跌5000美金。 2.時間的風險 炒幣的朋友都知道行情不可能一直都是上漲趨勢,也有下跌趨勢。很朋友朋友做屯幣,看中的是能長期持有,希望有朝一日能翻幾十倍大賺一筆。因為有2018年前有一批先吃螃蟹的朋友只要有把握時機的朋友基本上都大賺了。但是我們看前史也要面對現實,不要太過活在自己的夢中。基本上從2018年接二連上暴跌,基本上主流幣為首的處於一個熊市狀態,選擇硬碰硬相對於把錢放在裡面燒。 從今年開始到近期行情面臨小牛來臨。很多朋友再次選擇高價位買入,但是碰到暴跌200點到400點,大家心裡都在滴血,跌了只能看著,也不願意出來,因為沒有錢去補倉。可能有人樂觀放在那裡反正肯定會漲的,是一個月還是一年,我們不能確定的。 可能等到了那天,你已經熬不住了已經被跌成紙被迫出來了。再說說合約,很適合短線拿利也適合一直中長期拿利。我們每次操作的時候,只需要拿出20-30%的倉位去做屯幣好幾十倍的錢短時間拿到豐盛的利潤,並且有多的資金去合理分配做有價值的幣種。資金合理分配話,風控合理控制好一舉兩得。...

Read moreDetails

以太坊合併:風險、缺陷和中心化陷阱

以太坊合併 9月15日,以太坊正計劃進行其承諾已久的"合併",該協議將從PoW(工作量證明)共識機制轉變為PoS(權益證明)共識機制。 在這份報告中,我們將依靠以太坊文件中提供的技術定義,詳細說明以太坊的權益證明機制是如何運作的。其次,我們將從第一原則上評估其向股權證明的轉變,其中將包括解釋為什麼此舉的諸多推理都可能是有缺陷的。最後,我們將介紹以太坊PoS機制的風險因素,並將其與比特幣和PoW共識機制的治理進行比較,以闡明系統之間的根本差異。 這篇文章的部分靈感來自於Glassnode的首席分析師Checkmate的最新作品《為什麼以太坊合併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基礎知識 隨著共識機制的轉變,以太坊將其區塊生產從GPU(圖形處理單元)礦工轉移到它的質押驗證者。 驗證者。"要想作為驗證者參與,用戶必須向存款合約存入32個ETH,並運行三個獨立的軟件:一個執行客戶端、一個共識客戶端和一個驗證者。在存入他們的以太幣後,用戶就會加入一個激活隊列,該隊列限制了新的驗證者加入網絡的速度。一經激活,驗證者就會從以太坊網絡上的對等方那裡接收到新的區塊。重新執行區塊中交付的交易,並檢查區塊簽名以確保區塊的有效性。然後,驗證者就會在整個網絡上發送支持該區塊的投票(稱為證明)"。-  Ethereum.org 驗證者將從礦工手中接過屬於區塊生產的角色,更為重要的是,將權力結構從現實世界的能量輸入(以哈希值的形式),以質押以太幣的形式轉移到資本上 安全性:"51%的攻擊的威脅在PoS上仍然存在,就像它在PoW上一樣,但對攻擊者來說風險更大。攻擊者需要質押51% ETH(約15,000,000美元)。在這之後,他們才可以用自己的證明來確保他們首選的分叉是累積證明擁有最多的分叉。累積證明的"權重"是共識客戶端用來確定正確鏈的,因此該攻擊者才能將他們的分叉成為正統的。然而,相對於POW,PoS的優勢在於社區在發動反擊方面的具有靈活性。例如,遵守規範的驗證者可以決定繼續建立在少數人的鏈上,忽略攻擊者的分叉,同時鼓勵應用程序、交易所和資金池也這樣做。他們還可以決定將攻擊者從網絡中強行刪除,並銷毀他們的質押的以太幣。這些都是針對51%攻擊的強大經濟防禦措施"。-  Ethereum.org  以太坊網站聲稱,在PoS 共識系統的安全性會比PoW 共識系統更強,但我們認為這是非常有爭議的。 工作量證明協議純粹依靠經濟激勵和現實世界的物理約束來保證鏈免受攻擊,而PoS則依靠通過被削減的"社會治理"來試圖讓質押者保持遵規守矩。為了進一步澄清,若為了51%攻擊比特幣網絡(執行雙花),攻擊者需要在嘗試攻擊之前,以ASIC礦工、電力基礎設施和(廉價)能源的形式,獲得大量的物理基礎設施和能源資源。最重要的是,任何假想的攻擊者如果獲得了這些東西,會很快意識到,做一個誠實的礦工值當。 在權益證明機制下,質押者因難以承受大幅的削減,敵對的同行看到他們的以太幣被銷毀(如在同一槽中提出多個區塊或違反共識的行為),而保持誠實。同樣地,在占主導地位的大多數質押者可能進行審查的情況下(稍後會詳細介紹),可以選擇少數的軟分叉。引用Vitalik Buterin的話, Ÿ "對於其他更難檢測到的攻擊(特別是51%的聯盟審查其他所有人),社區可以協調少數用戶激活的軟分叉(UASF),其中攻擊者的資金再次被大部分銷毀(在以太坊中,這是通過"非活動性洩漏機制"完成的)。且不需要明確的"硬分叉刪除硬幣";而除了在UASF上協調選擇少數區塊的要求外,其他都是自動化的,並且只需遵循協議規則的執行即可。" 礦工可提取價值(MEV) MEV是"Miner...

Read moreDetails

虛擬貨幣市場內幕交易|從Coinbase 數據透視

虛擬貨幣市場內幕交易 儘管加密貨幣市場的主流化和機構參與度越來越高,但監管機構仍然擔心加密貨幣是一個法外之地,會鼓動一些參與者從事在傳統金融市場中屬於非法的活動。一些關於加密貨幣市場不當行為的研究證實了這種擔憂。本文揭示了另一種形式的市場不當行為,迄今為止,這種行為在加密貨幣文獻中尚未受到關注:內幕交易。 我們分析加密貨幣的上幣公告,發現了個人在上幣公告之前使用私人信息購買加密貨幣並從公告後的典型價格飆升中獲利的證據。我們利用區塊鏈數據來識別參與此類交易的特定錢包(個人),提供比大多數股票市場實證分析更直接的證據。 內幕交易 當市場參與者使用不為公眾所知的、源自組織內部的機密信息進行交易時,就會發生內幕交易。在大多數司法管轄區,內幕交易是非法的並且會受到懲罰,但目前,只有傳統金融市場中的內幕交易罪行才會遭遇起訴。 數據處理 我們手工收集了2018年9月25日至2022年5月1日期間的Coinbase 上幣公告中的170個樣本。如表1面板A所示,剔除了不相關樣本後的樣本總量為146個。 表1 我們檢查了Coinbase上幣公告前300小時到公告後100小時之間代幣的價格變動。收集了在Coinbase上幣公告前480 小時(20 天)所有交易所的每小時價格和交易量數據,其中中心化交易所數據來自CryptoCompare,去中心化交易所(DEX) 數據來自The Graph。我們使用MVISR CryptoCompare 數字資產100指數(MVDA) 作為市場指數來計算異常收益。所有變量進行了縮尾處理以最小化異常值的影響。統計性分析結果如表1面板B所示。 加密貨幣市場是否存在內幕交易? 假設所列公告列表中存在內幕交易,那麼將發生在加密貨幣在DEX上幣前。DEX無需了解您的客戶(KYC)或反洗錢(AML)要求,並為個人提供匿名和不受限制的偽交易機會。儘管沒有直接的KYC或AML要求,但DEX是完全透明的,所有交易都在區塊鏈上公開可用。我們將該組中的代幣標記為可能的內幕交易組(LITG),以便我們可以將其特徵(如異常價格上漲)與不太可能(事前)參與內幕交易的代幣進行比較;該組包含98 個列表。我們收集了在上幣公告前300小時至公告後100...

Read moreDetails

以太坊合併的對應策略:ETH反身性和再槓桿化

以太坊合併成功之後,ETH的買壓和賣壓將經歷從0到1的重大變化。 ETH反身性 結構性流 合併會達成下面兩件事: 1、取消每個區塊工作量證明(PoW)的ETH產出(即支付給礦工的ETH,以換取他們為維護網絡提供的算力)。目前, ETH每天的發行總量約13,000個。合併後,預計會減少到每天約1,000至2,000個ETH,而這些ETH將流向網絡驗證者(即質押ETH的人,他們驗證哪些ETH交易有效,哪些無效來獲得ETH)。無論ETH的價格如何波動,或以太坊網絡的使用情況如何,該ETH產出量都保持穩定。 2、每個區塊都會燃燒一定數量的gas費(意味著用於支付這些費用的ETH將永久地從流通中消失)。燃燒量取決於網絡的使用情況。網絡的使用率是一個反身變量,我將在後面詳細解釋。 ETH總通貨膨脹=區塊發行量-燃燒的gas費 如果ETH的沽售壓力減少1美元,對價格的影響是什麼? 近年來的幾種方法估算出來的答案至少是1倍,更有可能是2-3倍。 舉個例子,一家公司進入標普指數及隨後的上漲,會被研究人員會用來計算被動流入如何影響價格。 ETH的價格方向和體量十分重要,因為它的網絡使用費和交易量是與w/ ETH 價格有很大的關聯。 更高的ETH價格帶來更高的ETH KPI。 ETH既有反身性,也有遞歸性,價格創造了基本面,基本面反過來推動價格。 我對此的解釋是價格飆升吸引了注意力經濟和加密貨幣的賭博屬性。 這導致了更多的交易、亢奮、信仰和費用。 從數量上看,最好由ETH的流通速度來解釋。有多少資金在ETH生態系統中被抵押多次?...

Read moreDetails

合約交易是什麼?一文讀懂什麼是合約交易

合約交易在2013年就出現在幣圈,只不過當時幣圈只有少數投資者信奉,隨著比特幣的興起,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對虛擬貨幣產生興趣,這也使得合約交易近幾年隨之興起,不過幣圈新手對合約交易可以說一竅不通,但是又聽聞很多投資者通過合約交易賺到了不少錢,想要投資,但因為連合約交易是什麼都不知道,更何況操作合約交易呢? 什麼是合約交易 合約交易是指買賣雙方對約定未來某個時間按指定價格接收一定數量的某種資產的協議進行交易。 合約交易的買賣對像是由交易所統一制定的標準化合約,交易所規定了其商品種類,交易時間,數量等標準化信息。合約代表了買賣雙方所擁有的權利和義務。 簡單點說就是:現在約好未來某個時間地點交易一定數量的某種商品。 合約交易是一種金融衍生品,它是相對於現貨市場的交易,用戶可以在期貨合約交易中通過判斷漲跌,選擇買入做多或者賣出做空合約,來獲得價格上漲或者下跌帶來的收益。 按照交割方式的不同可以將合約分為永續合約和定期合約。 兩者間的主要區別就是定期合約有固定交割日,而永續合約沒有。其中定期合約按照交割時間的不同分為三類:當週合約、次週合約和季度合約。 那麼現貨交易和期貨交易有什麼不同?一般來說,現貨交易就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我們在交易平台買入或是賣出Token,都屬於現貨交易。“期貨”是相對於“現貨”而言的。期貨交易,顧名思義,就是這個交易發生在未來(遠期)。 舉個例子:假設張三是一名比特幣礦工,每個月能挖出10枚比特幣。最近比特幣價格迅速飆升,張三雖然很高興,但也擔心未來一個月價格還會跌回去,因為離2020年比特幣挖礦獎勵減半還遠著,猜測牛市不會這麼快到來。 張三的朋友李四則是樂觀派,認為牛市已經啟動了,未來一個月的價格會更高。於是,張三和李四約定,以現在¥54000 的價格,在6月30日將6月份挖出來的10枚比特幣全部賣給李四。 張三和李四之間的交易,就屬於期貨交易。在這個例子中,交易發生在未來(6月30日),成交價格(¥54000)是事先約定的,交易的是實物(比特幣)。 所以,一筆期貨交易,至少包括:發生在未來的交易時間(稱為“交割時間”),價格(稱為“交割價格”),以及交易物(稱為“標的”)。 在這個例子中,交易的比特幣雖然從形態上看是“虛擬的”,但還是屬於“實物交割”,因為最後李四會拿到貨真價實的比特幣。在實物交割的期貨交易中,賣方是需要真正持有實物的(張三需要有比特幣)。 期貨交易中的標的,也可以不是實物,而是某些指數,比如比特幣的價格指數。美國的芝商所(CME)和芝加所(CBOE)推出的比特幣期貨,標的就是比特幣價格指數,而不是貨真價實的比特幣,所以不屬於實物交割。業內很多人士特別期待的Bakkt,到時候推出的比特幣期貨是實物交割,即貨真價實的比特幣。 數字貨幣合約交易的作用: 1、套期保值,對沖風險的作用。 目前合約主要可以給用戶起到兩個作用,以小博大和對沖風險。以小博大方便理解,即通過槓桿來放大收益,而採取合約進行風險對沖的人群大多以礦工為主,風險對沖的原理如下: 如果BTC的價格上漲,那麼期貨會虧,BTC的數量會變少,總價值基本不變。...

Read moreDetails
Page 6 of 53 1 5 6 7 53

Recommended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