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的範式來臨的時候,傳統的商業邏輯和成功路徑不再有效。在習慣於舊範式的成功路徑的人們眼中,新的範式總會被標簽為泡沫甚至騙局,但是沒有力量可以阻擋範式的轉移。範式變化的力量之大以及對抗範式的力量之大都超出我們的想象,經常需要老一代付出被淘汰的代價才能推動新範式的發展。 70年代開始的信息技術的發展,浩浩蕩蕩推動了40年,經歷了3個範式轉移: Web1.0以Netscape的上市為起點,造就了Netsacpe,AOL,Yahoo等一系列巨頭公司。所有的服務圍繞著發布信息,口號是在互聯網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 Web2.0以Google Map和Facebook的上線為起點,造就了Facebook,Google,LinkedIn等企業。這些企業為用戶提供信息互動服務,中心是社交網絡,這個年代如果有人用網名注冊Facebook將會被看成怪人; Web3.0以中本聰利用區塊鏈發明比特幣為起點,代表了用戶將擁有信息為中心的新範式。 Web的發展一直圍繞著人和信息,從信息到人,到信息和人互動,到人擁有信息,體現了整個行業的發展從以信息源為中心發展到以人為中心。 從2017年起我寫了一系列的文章:《區塊鏈火爆的背後是創新的焦慮》講述了互聯網行業已經進入壟斷和創新的匱乏,之後美國和中國在2020年都開始對互聯網企業的壟斷進行調查;《區塊鏈的發展靠1%的有信仰的人》講述了區塊鏈發展的每一個周期都會看到有些人靠泡沫賺錢退休,就像炒房賺錢退休一樣會被時代淘汰。這其中有些對行業發展提出質疑的人退出行業。但是,每一次周期都會看到有更多的新人加入,其中一部分人更有能力,更有信仰,正是這些人的堅持推動了每一次行業的發展。 泡沫的根源在於人性經常會高估現在,低估未來。所以,行業發展的未來總是由一群少數堅持自己內心信仰,能夠延遲滿足的人所創造。 2018年,隨著ICO泡沫的破裂,區塊鏈行業進入一個熊市。然而畢竟區塊鏈是一個泡沫,而不是騙局。騙局不會一次一次重生,而泡沫沈澱的精華會再次涅磐。泡沫沈澱的一群有能力有信仰的優秀團隊,他們孕育力量,經過兩年的發展,在2020年,再次將整個區塊鏈的發展推入一個新的高潮。 在我看來,Web3.0是巨大的範式的變化,因為它改變了創業的方方面面,影響力遠遠超過移動互聯網。畢竟移動互聯網發生的一切早在1996年尼格羅龐蒂寫就的《數字化生存》中就有清清楚楚的描述。但Web3.0的一切仍然沒有人能夠畫出藍圖,就像2015年沒有人能夠預測到以太坊能夠有機會超過比特幣,2018年沒有人能夠預測到2020年的熱點竟然是DeFi(Decentralized finance,去中心化金融)。 如果創業者和投資人仍然以舊範式的思維邏輯來對待Web3.0,就會應了那句老話,“一個新時代的來臨,必須以犧牲上一個時代的人為代價”。 未來的公司被項目代替,股權被代幣代替,股東會被Staking代替……對於現在的創業者和投資人,面對的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的範式邏輯。 如果不想被新的範式轉換拋棄,唯一的選擇是倒立起來,重建自己的邏輯框架。下面我們從創業和投資的方法方面,論述Web3.0時代我們面對的範式轉移: 1. 從整體環境上來看,互聯網行業從業者在過去40年都在享受整體行業成長的紅利,靠廣告投放增長的範式將會被社群增長的方式代替。 互聯網自誕生以來到2015年滲透率增長停滯在60%,移動互聯網的滲透率達到78%。整個互聯網行業進入了紅海競爭,每一個企業都需要從競爭對手那里爭奪用戶,流量成本將會不斷增加,廣告投放驅動的用戶增長策略將會被以用戶社群增長和運營的方式所取代。 2. 區塊鏈從比特幣發展到以太坊,從代幣首發募集資金到分布式金融DeFi和NFT,從野蠻生長到監管合規進入主流,已經到了發展的前夜。 ...
Read moreDetails